主旨题在公考中占比较高,正确率一直呈两极分化趋势。语文水平高的同学做主旨题可谓手到擒来,而对语文水平略低的同学来说,阅读是比较痛苦的,只能去抓一些关键性联结词理解文段大意。然而,仅抓关联词也未必靠谱。比如大家熟悉的转折词,很多人都以为转折之后一定是重点,但是当转折词发挥的作用不一样时,重点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看转折词出现时重点究竟在哪。
一、转折之后引出观点,观点即为重点:
例:近年来,对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边境接壤最长的是云南省,所以各国学者注意的焦点,往往也就集中在云南一隅。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云南的确有很多文化因素与东南亚的考古发现有相似之处,反映出这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古代的关系异常密切。不过我们在全面审查此种关系的来龙去脉时,却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其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古代四川、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
B.各国学者日益关注东南亚古文化研究
C.古代东南亚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是四川
D.东南亚古文化研究需要开启新的视角
【上考网解析】C。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指出各国学者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文化关系的研究焦点在云南,之后用“不过”转折,指出通过“全面审查”,发现东南亚古文化中明显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某些因素的“发源地或表现得很集中的地区,并不是云南,而是四川”。通过转折之后的“是……不是……”可知,转折之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该观点即新发现是文段主旨所在。C 项是对此的同义转述。B 项非文段重点,D 项“开启新的视角”表述不明确,A 项未突出“四川”。 故本题选 C。
二、转折前后进行对比,前后均为重点:
例: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 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上考网解析】C。解析:文段先从文物价值角度描述,说纸质版古籍不大适宜大规模向读者开放,接着用“但”表示转折引出从史料价值角度来看,纸质版古籍向社会开放才能实现价值促进学术研究,因此文段通过转折词对比指出纸质版古籍对社会开放与否各有道理,即是一道难题,对应C项。A项“需要民众参与研究”在文段中并未提到,文段谈论的是开放与否而非研究,排除;B项“保护技术”、D项“文物属性应受到重视”在文段中均没有提及到,属无中生有的表述,均排除。故本题选C。
三、引入他人观点后转折指出其不足,不赞同他人的观点即为重点:
例:经常有人说,“顶花带刺”黄瓜要少吃,儿童吃了会引起性早熟。事实上,黄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结出“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节的“顶花带刺”黄瓜,除黄瓜自身特性外,有的是使用氯吡脲造成的。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冬春季黄瓜植株生长缓慢,雌花数量多,座果率低,因此,常常在开花当天用浓度约为 50 毫克/升的氯吡脲药液涂抹花柄,以增加产量。氯吡脲与动物激素在性质、作用机理等方面完全不同,它对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是不产生作用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黄瓜“顶花带刺”存在两类不同的情况
B.“顶花带刺”黄瓜从生物机理上看是安全的
C.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
D.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
【上考网解析】C。解析:文段首先以“经常有人说”引出一种关于“顶花带刺”黄瓜会引起儿童性早熟的传言,“事实上”之后通过对黄瓜“顶花带刺”成因的分析,对上述传言进行了驳斥。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不赞同别人的观点,即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A、 D 两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B 项“安全的”表述笼统,文段主要说的是其不会引起“性早熟”。故本题选 C。
小结:相信通过对这三道题目的分析,大家已经明白转折之后未必都是重点。主旨题除了转折词还有其他关联词,在用法方面也会因文段内容的安排产生差异,希望大家做题时一定要多结合上下文整体分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上考网给各位考生分享的主旨题转折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笑傲考场,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