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用 5 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意见》从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 6 个方面提出 14 条具体举措,为助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作出详细部署。
近日,商务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用 5 年时间,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对于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你怎么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快递下乡, 到农产品上行, 再到数字化发展, 如今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而此时该《意见》的出台,则是为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从方向到实施细节都指出了明确方向。
首先,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 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2.5 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 5870.3 亿元。农村电商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形态,推动了产业链各个主体、各种要素的重组,最终带来价值链的提升和产业的深度升级。
其次,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作为农村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电商通过数字化平台有效缩短了农产品的交易链条,拓宽了农产品的交易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种全方位、即时化的供需对接模式,从而解决了农产品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根本问题。同时,农村电商还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倒逼农民采用更为绿色、生态、高品质的种植、养殖模式,从而推动农业生产走上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再次,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形成新业态和新模式,最终形成县域新发展动能。农村电商发展推动了县域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农产品电商化需要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也需要仓储、包装、物流、运营等多个产业体系支撑,由此,农村电商带动了县域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优化了县域经济结构。农村电商发展还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模式、打造新产业样态,从而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新发展模式的转变。比如,电商发展要求县域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整合多元产业,从而提升了县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涌现的县域新业态和新模式,不仅为本地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也进一步吸引了包括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和艺术家等在内的“数字游民”来到乡村,而且也借此与城市的技术、资本和市场形成深度链接,进一步为县域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目前, 制约我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主体不强、链条短、带动能力弱、好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同质化等, 因此我们要从这些方面下深功夫, 才能将《意见》落实到位。
第一,强化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实现商务部“到 2025 年,每个县城都要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要有商贸中心, 村村要通快递,要全覆盖”目标部署,还需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着力完善农村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冷链配送网络。同时,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利用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场地和设备等资源,打造一批县域电商直播基地、“村播学院”,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
第二,集合基层力量完善产业。推动最基层的农民与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企业进行协作,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让更多农民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推进产业裂变发展。立足产业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定制农业。农产品电商不是简单地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关键是要推动产业升级进而带动乡村振兴。
第三,深度挖掘升级电商产业。瞄准市场调结构,升级农村电商创业创新环境,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 并拓展到农产品、乡村旅游、民俗等产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乡情民众等元素, 充分挖掘农村“土特产”资源, 以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为载体, 深入推进“农旅文” 融合, 吸引城镇居民体验、观光、消费,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电商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乡村产业振兴凝聚新潜力、注入新动能。